易舟云财务软件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公允价值计量 >

学习公允价值计量,开启财务新征程

2025-04-14 07:26

一、公允价值计量概述

  1. 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这里强调了市场参与者、有序交易以及计量日等关键要素。市场参与者需具备相互独立、熟悉情况、有能力且自愿进行相关交易等特征。有序交易并非强迫或清算式的交易,而是在正常市场环境下,交易双方基于自身利益,以公平价格进行的买卖行为。计量日则是确定公允价值的具体日期,不同计量日的市场情况可能不同,导致公允价值有所差异。

  2. 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 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目标是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关于资产和负债真实价值的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相比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能更及时、准确地反映资产和负债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的价值变化。例如,对于金融资产,若市场利率变动,其公允价值可能会随之改变。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财务报表使用者就能了解到金融资产因市场因素而产生的价值波动,进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更准确的认知。

  3. 公允价值计量的层级 根据可观察输入值和不可观察输入值,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输入值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活跃市场意味着该市场有足够的交易活动,交易价格公开透明。如上市公司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的交易价格,通常可作为第一层级输入值。第二层级输入值是除第一层级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例如,类似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或者非活跃市场中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等。第三层级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这通常适用于市场交易不活跃,缺乏可观察市场数据的情况,需要企业运用估值技术自行估计。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性

  1. 提供更相关的财务信息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价值不断波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使财务报表及时反映这些价值变化,为投资者、债权人等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相关、更及时的信息。例如,一家持有大量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或衰退,其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会发生显著变化。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财务报表就能直观地展示这种价值波动,投资者可以据此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2. 增强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公允价值计量基于市场价格,不同企业在相同市场环境下,对类似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具有一致性。这使得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报表具有更好的可比性。比如,两家同行业的企业都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若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者可以直接对比两家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值及其对利润的影响,更清晰地了解企业在投资策略和资产管理方面的差异。

  3. 符合风险管理需求 公允价值计量有助于企业进行风险管理。通过及时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变化,企业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自身面临的风险。例如,对于一家从事外汇交易的企业,其持有的外汇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会随着汇率波动而变化。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可以实时掌握因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敞口,从而采取相应的套期保值措施,降低汇率风险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不利影响。

三、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

  1.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这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后续计量期间,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例如,企业购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价款10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万元。则初始入账价值为100万元,1万元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借方。期末,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至120万元,则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业务 会计分录
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
投资收益 1
贷:银行存款 101
期末公允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后续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例如,企业购入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支付价款105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5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2万元。则初始入账价值为102万元(105 - 5 + 2)。期末,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至120万元,则应确认其他综合收益18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业务 会计分录
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2
应收股利 5
贷:银行存款 107
期末公允价值变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8
贷:其他综合收益 18
  1. 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 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当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时,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例如,企业将一栋自用办公楼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该办公楼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已计提折旧200万元,转换日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则转换日应确认其他综合收益400万元(1000 -(800 - 200))。会计分录如下:
业务 会计分录
自用转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000
累计折旧 200
贷:固定资产 800
其他综合收益 400

若资产负债表日,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上升至1200万元,则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万元。会计分录为:

业务 会计分录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

四、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1. 面临的挑战 (1)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 公允价值计量依赖于活跃市场的报价或合理的估值技术。然而,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尤其是在经济不稳定时期,市场可能出现交易不活跃、价格波动异常等情况。这使得获取准确的公允价值变得困难,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不确定性。例如,在金融危机期间,金融市场流动性枯竭,许多金融资产的交易价格大幅下跌,且交易频率极低,此时确定这些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面临很大挑战。

(2)估值技术的复杂性 对于第三层级输入值,企业需要运用估值技术来确定公允价值。常见的估值技术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但不同的估值技术适用于不同的资产和负债,且每种估值技术都有其假设和参数。选择合适的估值技术以及合理确定相关参数,需要财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经验。例如,采用收益法对一项无形资产进行估值时,需要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确定折现率等,这些参数的微小差异可能导致估值结果有较大不同。

(3)人为操纵的可能性 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涉及主观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人为操纵的空间。企业管理层可能为了达到特定的财务目标,如美化业绩、满足融资要求等,通过不合理地选择估值技术、调整估值参数等手段,操纵公允价值的计量结果。例如,企业为了增加当期利润,可能高估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

  1. 应对措施 (1)加强市场监管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例如,加强对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的监管,打击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提高市场价格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2)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使其熟悉各种估值技术和方法,掌握相关会计准则和法规。同时,培养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增强其责任意识,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公允价值计量不准确问题。例如,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加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邀请专家进行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

(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例如,设立独立的评估委员会,对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重大事项进行审核和决策;加强内部审计,定期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合规性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五、结语

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种重要的会计计量属性,在财务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了更相关、更可比的财务信息,有助于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和决策制定。然而,公允价值计量也面临着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估值技术复杂性和人为操纵可能性等挑战。通过加强市场监管、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确保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财务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掌握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运用,开启财务新征程,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持。

——部分文章内容由AI生成——
微信扫码登录 去使用财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