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舟云财务软件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政策,最新解读来了

2025-04-15 07:24

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政策概述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下简称“残保金”)是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促进其就业而设立的一项政府性基金。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经济手段,鼓励用人单位按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若用人单位未达到规定的残疾人就业比例,就需要缴纳残保金。

残保金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对残疾人权益的有力保障,也是社会公平与责任的体现。它促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政策适用范围

  1. 适用主体 各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用人单位,均需按照规定缴纳残保金。这里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等。

  2. 特殊情况 依法将残疾人就业纳入集中安置的福利企业,在达到规定的安置比例且相关手续完备的情况下,可享受相应的残保金减免政策。此外,一些小型微利企业在符合特定条件时,也能获得残保金的优惠。

三、残保金的计算方法

  1. 基本计算公式 残保金年缴纳额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 - 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例如,某企业上年在职职工人数为100人,当地规定的残疾人就业比例为1.5%,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为1人,上年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万元。则该企业残保金年缴纳额 =(100×1.5% - 1)×6 = 3(万元)。

  1. 在职职工人数的确定 用人单位在职职工,是指用人单位在编人员或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的人员。季节性用工应当折算为年平均用工人数。以劳务派遣用工的,计入派遣单位在职职工人数。

  2. 残疾人就业人数的认定 用人单位将残疾人录用为在编人员或依法与就业年龄段内的残疾人签订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且实际支付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方可计入用人单位所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

四、残保金的减免优惠政策

  1. 暂免征收范围 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对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在职职工总数30人以下(含30人)的小微企业,免征残保金。这一政策旨在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鼓励其发展壮大,同时也为小微企业创造了更多吸纳残疾人就业的空间。

  2. 分档减缴政策 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对残疾人就业比例达到1%(含)以上,但未达到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按规定应缴费额的50%缴纳残保金;对残疾人就业比例低于1%的,按规定应缴费额的90%缴纳残保金。这一政策通过差异化的缴费比例,激励用人单位尽可能多地安排残疾人就业。

五、残保金的账务处理

  1.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残保金 贷:其他应付款——残保金

  2. 缴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残保金 贷:银行存款

若企业符合减免政策,在计提时按减免后的金额计提。例如,某企业计算出应缴纳残保金10万元,但因符合分档减缴政策,实际只需缴纳5万元。则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残保金 5 贷:其他应付款——残保金 5

缴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残保金 5 贷:银行存款 5

六、申报与缴纳

  1. 申报时间 残保金一般按年申报缴纳,申报期限为每年的7月1日至9月30日。但各地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用人单位需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的通知。

  2. 申报方式 用人单位可以通过电子税务局进行网上申报,也可以前往当地办税服务厅进行上门申报。在申报时,需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包括在职职工人数、残疾人就业人数、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等。

  3. 缴纳方式 申报成功后,用人单位可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厅提供的多种缴费方式进行缴纳,如银行转账、网上支付等。

七、政策执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1. 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审核问题 用人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申报上年本单位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若未在规定时间内申报,视为未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会对申报信息进行审核,用人单位需积极配合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 工资总额的口径问题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按用人单位上年在职职工工资总额除以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计算。工资总额的计算口径,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有关规定执行,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3. 企业变更后的处理问题 若企业在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解散等情况,应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向当地税务机关和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报告。残保金的缴纳责任将根据企业变更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如合并后的企业承担原各企业的相关责任,分立后的企业按比例分担等。

八、案例分析

  1. 小型微利企业案例 某小型微利企业,在职职工人数25人,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未满3年,未安排残疾人就业。当地规定的残疾人就业比例为1.5%,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5万元。按照暂免征收政策,该企业无需缴纳残保金。

  2. 分档减缴案例 某企业在职职工人数200人,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2人,当地规定的残疾人就业比例为1.5%,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8万元。 首先计算应缴费额 =(200×1.5% - 2)×8 = 8(万元) 由于该企业残疾人就业比例达到1%(2÷200 = 1%),但未达到1.5%,按规定应缴费额的50%缴纳残保金,即实际应缴纳8×50% = 4(万元)。

九、总结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政策是推动残疾人就业的重要经济杠杆,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用人单位应深入理解并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准确计算、按时申报和缴纳残保金。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安排残疾人就业,既履行社会责任,也可能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财务人员在处理残保金相关业务时,要熟悉政策细节,规范账务处理,确保企业合规运营。

微信扫码登录 去使用财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