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舟云财务软件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长期股权投资 >

长期股权投资在财务报表中的呈现

2025-04-12 07:58

一、引言

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长期股权投资占据着重要地位。企业通过对其他单位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旨在获取长期的经济利益,或是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而长期股权投资在财务报表中的准确呈现,对于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如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等,准确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长期股权投资在财务报表中的呈现方式及相关要点。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概述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主要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

(一)成本法

  1. 适用范围 当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时,通常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例如,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一般采用成本法核算。
  2. 核算要点 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除非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投资企业应当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

(二)权益法

  1. 适用范围 当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采用权益法核算。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比如,企业对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的投资,多采用权益法核算。
  2. 核算要点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三、长期股权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呈现

(一)成本法下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呈现

  1. 初始投资时 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列示。例如,A 公司于 20XX 年 1 月 1 日以银行存款 500 万元购入 B 公司 60%的股权,能够对 B 公司实施控制。此时,A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列示 500 万元。
  2. 持有期间 在持有期间,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保持不变。假设上述 A 公司持有 B 公司股权期间,B 公司未发生影响 A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事项,A 公司在后续各期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仍列示 500 万元。
  3. 处置时 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将所取得的价款与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例如,A 公司于 20XX + 5 年 1 月 1 日将持有的 B 公司 60%股权以 600 万元出售,此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 500 万元,无减值准备。则 A 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 100 万元(600 - 500),在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项目金额减少 500 万元。

(二)权益法下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呈现

  1. 初始投资时 同样按照初始投资成本在资产负债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列示。若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需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例如,C 公司于 20XX 年 1 月 1 日以银行存款 300 万元购入 D 公司 30%的股权,D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1200 万元。C 公司应享有 D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为 360 万元(1200×30%),初始投资成本 300 万元小于该份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 360 万元,差额 60 万元计入营业外收入。此时,C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列示 360 万元。
  2. 持有期间 随着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或亏损,投资企业应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若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投资企业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记“投资收益”;若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做相反分录。例如,上述 D 公司 20XX 年度实现净利润 200 万元,C 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 60 万元(200×30%),同时增加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60 万元,调整后 C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列示 420 万元(360 + 60)。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投资企业借记“应收股利”,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假设 D 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100 万元,C 公司应分得 30 万元(100×30%),则 C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列示金额变为 390 万元(420 - 30)。
  3. 处置时 与成本法类似,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将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还需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如果有)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如果有)的相关金额转入投资收益。例如,C 公司于 20XX + 3 年 1 月 1 日将持有的 D 公司 30%股权以 450 万元出售,此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 390 万元,其中“成本”明细 360 万元,“损益调整”明细 30 万元。原持有期间因 D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变动 C 公司确认其他综合收益 20 万元。则 C 公司处置时应确认投资收益 = 450 - 390 + 20 = 80 万元。在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项目金额减少 390 万元。

四、长期股权投资在利润表中的呈现

(一)成本法下在利润表中的呈现

在成本法下,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计入利润表“投资收益”项目。例如,A 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对 B 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B 公司于 20XX 年 5 月 1 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100 万元,A 公司按持股比例 60%应分得 60 万元。则 A 公司在 20XX 年度利润表“投资收益”项目列示 60 万元。

(二)权益法下在利润表中的呈现

  1. 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或亏损时 投资企业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份额,确认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计入利润表“投资收益”项目。如前文 C 公司对 D 公司投资,D 公司 20XX 年度实现净利润 200 万元,C 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 60 万元计入利润表“投资收益”项目;若 D 公司当年亏损 100 万元,C 公司应确认投资损失 30 万元(100×30%),在利润表“投资收益”项目以负数列示 - 30 万元。
  2.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价款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的金额,均计入利润表“投资收益”项目。如 C 公司处置对 D 公司股权确认投资收益 80 万元,在利润表“投资收益”项目列示 80 万元。

五、长期股权投资对财务报表整体分析的影响

长期股权投资在财务报表中的呈现不仅影响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结构和金额,也对利润表中的收益情况产生作用,进而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判断。

(一)对资产结构的影响

企业持有大量长期股权投资,可能改变资产的流动性和风险特征。例如,长期股权投资属于非流动资产,若其在资产总额中占比较大,会使企业资产的流动性相对降低,但同时也可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从风险角度看,如果被投资单位经营良好,长期股权投资将为企业增值;反之,若被投资单位出现经营困境,可能导致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影响企业资产价值。

(二)对盈利能力分析的影响

成本法下,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权益法下,投资收益与被投资单位的盈利状况紧密相关。不同核算方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方式差异,会影响企业的净利润和盈利能力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报表使用者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需关注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及投资收益的稳定性。

(三)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影响

在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时,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是重要组成部分。准确评估长期股权投资在财务报表中的价值,有助于合理确定企业整体价值。例如,采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时,需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未来可能带来的现金流量;采用市场法评估时,要参考同行业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市场价值情况。

六、案例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长期股权投资在财务报表中的呈现,我们通过一个综合案例进行分析。

(一)案例背景

甲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20XX 年发生以下长期股权投资业务:

  1. 1 月 1 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 1000 万元购入乙公司 7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采用成本法核算。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1500 万元。
  2. 4 月 1 日,乙公司宣告分派上年度现金股利 200 万元。
  3. 7 月 1 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 500 万元购入丙公司 30%的股权,对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当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2000 万元。
  4. 丙公司 20XX 年度实现净利润 300 万元,12 月 31 日,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100 万元。

(二)财务报表呈现分析

  1. 资产负债表
  • 成本法部分(对乙公司投资)
    • 1 月 1 日投资时,在资产负债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列示 1000 万元。
    • 4 月 1 日乙公司宣告分派股利,不影响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仍列示 1000 万元。
  • 权益法部分(对丙公司投资)
    • 7 月 1 日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 500 万元小于应享有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600 万元(2000×30%),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 600 万元,在资产负债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列示 600 万元。
    • 12 月 31 日,丙公司实现净利润 300 万元,甲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 90 万元(300×30%),增加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至 690 万元(600 + 90)。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100 万元,甲公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30 万元(100×30%),最终“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列示 660 万元。
    • 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合计列示金额 = 1000 + 660 = 1660 万元。
  1. 利润表
  • 成本法部分(对乙公司投资):4 月 1 日乙公司宣告分派股利,甲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 140 万元(200×70%),在利润表“投资收益”项目列示 140 万元。
  • 权益法部分(对丙公司投资):12 月 31 日,甲公司因丙公司实现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 90 万元,在利润表“投资收益”项目列示 90 万元。
    • 利润表“投资收益”项目合计列示金额 = 140 + 90 = 230 万元。

七、总结

长期股权投资在财务报表中的呈现方式因核算方法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成本法注重初始投资成本和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股利,权益法更关注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变动和经营损益。准确理解和把握长期股权投资在财务报表中的呈现,对于财务人员准确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使用者合理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重要意义。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正确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并在财务报表中清晰、准确地进行呈现。同时,财务报表使用者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时,要充分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及其对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影响,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部分文章内容由AI生成——
微信扫码登录 去使用财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