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基层财务人员作为财务工作体系中的基石,承担着众多基础且关键的财务任务。掌握一系列重要的财务技能知识,不仅有助于高效完成日常工作,更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将深入探讨基层财务人员必须掌握的关键财务技能知识,助力其在财务领域稳步前行。
二、账务处理技能
- 凭证编制规范 凭证是财务信息记录的源头,编制凭证需遵循严格规范。日期要准确填写业务发生日期,摘要应简洁明了地概括业务内容,比如“支付[供应商名称] [货物名称]货款”。会计科目选择务必精准,这要求基层财务人员对各类经济业务对应的会计科目有清晰认知。例如,企业购买办公用品,应借记“管理费用 - 办公费”,贷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同时,金额书写要规范,不得涂改,确保凭证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 账簿登记技巧 账簿是对凭证信息的分类汇总。登记账簿时,要按照凭证顺序逐笔登记,做到日清月结。对于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每日需结出余额,并与实际库存现金及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分类账如总账、明细账,要定期进行核对,保证账账相符。在登记过程中,若出现错误,要根据错误类型选择正确的更正方法,如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等。例如,记账凭证无误,只是账簿登记金额错误,适用划线更正法,将错误金额划红线注销,在上方填写正确金额,并加盖记账人员印章。
三、财务分析技能
- 比率分析 比率分析是财务分析的重要手段。基层财务人员需熟练掌握偿债能力比率、营运能力比率和盈利能力比率的计算与分析。偿债能力比率如流动比率,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维持在2左右较为合理。若某企业流动比率低于1.5,可能暗示其短期偿债存在风险,财务人员需进一步分析原因,如是否存在大量存货积压导致流动资产变现能力弱等。营运能力比率如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为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体现企业收回应收账款的速度。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率越高。盈利能力比率如毛利率,计算公式为(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营业收入,反映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初始获利能力。通过对这些比率的分析,能洞察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 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是观察企业财务数据在多个期间的变化趋势。基层财务人员应选取关键财务指标,如营业收入、净利润等,绘制趋势图。若企业营业收入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需深入探究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滞销,还是营销策略不当等。趋势分析能帮助财务人员发现企业潜在的发展问题或优势,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四、预算编制技能
- 预算编制方法 基层财务人员常参与部门预算编制,需掌握多种编制方法。增量预算法是以上一年度预算为基础,根据预算期内业务量变化等因素进行调整。例如,某部门上年度差旅费预算为10万元,预计本年度业务量增长10%,则差旅费预算调整为10×(1 + 10%) = 11万元。零基预算法则是不考虑以往预算情况,一切以零为起点编制预算。适用于一些新增项目或费用项目的预算编制。滚动预算法是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一定期限,如按月滚动,每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后续月份预算。这种方法能使预算更贴近实际业务发展。
- 预算执行与监控 预算编制完成后,执行与监控至关重要。基层财务人员要协助部门负责人将预算指标分解到具体业务活动和责任人,定期对比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若发现偏差,及时分析原因。如某部门办公用品费用超预算,经分析可能是采购价格上涨或领用管理不善,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寻找新供应商或加强领用审批,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五、财务软件操作技能
- 账务处理模块操作 现代财务工作离不开财务软件,以常见财务软件为例,账务处理模块是核心。基层财务人员要熟练掌握凭证录入、审核、记账等操作流程。在录入凭证时,软件会提供会计科目选择列表,确保科目选择准确。凭证审核功能可由另一具备审核权限的人员进行,防止错误凭证进入记账环节。记账操作将已审核凭证数据登记到账簿中,生成各类账表。财务人员要熟悉软件的操作界面和快捷键,提高工作效率。
- 报表生成模块操作 财务软件能自动生成各类财务报表。基层财务人员需设置报表公式,根据企业会计政策和业务特点,准确定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报表中各项目的数据来源。例如,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公式可设置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之和。设置好公式后,每月结账后,软件可快速生成准确的报表,大大减轻财务人员编制报表的工作量。
六、成本核算技能
- 成本核算方法选择 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成本核算方法的差异。基层财务人员要了解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成本核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品种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企业,如发电企业,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按一定方法分配到产品中。分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企业,如定制家具厂,以每批订单为成本核算对象。分步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企业,如纺织厂,需按生产步骤归集和分配成本。
- 成本分配与归集 成本核算关键在于准确分配与归集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可直接归集到产品成本中。对于制造费用,需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如生产工时、机器工时等进行分配。例如,某车间本月制造费用共计10万元,A产品生产工时为2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300小时,则制造费用分配率为100000÷(200 + 300) = 200元/小时,A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200×200 = 40000元,B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200×300 = 60000元。通过合理的成本分配与归集,准确计算产品成本,为企业定价、利润分析等提供重要依据。
七、结论
基层财务人员掌握上述重要财务技能知识,能更好地应对日常工作挑战,提升自身职业价值。随着财务领域的不断发展,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至关重要,以适应新的会计准则、税收政策和企业管理需求,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部分文章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