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会计核算工作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成本核算更是建筑业会计工作的核心环节,准确的成本核算不仅有助于企业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对于建筑业会计人员来说,掌握成本核算要点至关重要。
二、建筑业成本核算的特点
- 成本核算对象的单件性 建筑产品具有固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每个建筑项目都有其特定的设计要求、施工条件和建设标准,因此建筑业成本核算通常以每一个独立的工程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例如,建造一座写字楼和建造一个住宅小区,虽然都是建筑工程,但由于其设计、功能、规模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分别进行成本核算。
- 成本核算周期长 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较长,从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成本的发生是持续且不均衡的,这就要求建筑业会计在成本核算时,要按照工程进度,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成本归集和分配,以准确反映工程项目在不同阶段的成本状况。
- 成本构成复杂 建筑业成本构成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直接与工程施工相关的费用;间接成本则包括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水电费等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费用。此外,还可能涉及到一些特殊的成本项目,如临时设施费、工程定位复测费等。这种复杂的成本构成增加了成本核算的难度,要求会计人员对各项成本的性质和归属有清晰的认识。
三、建筑业成本核算的对象
- 以单项建造合同为成本核算对象 如果一项建造合同对应一项工程,且该工程在设计、技术、功能等方面具有独立性,那么就以该单项建造合同作为成本核算对象。例如,某建筑企业承接了一项建造桥梁的工程,该桥梁工程有独立的设计图纸和预算,与其他工程没有直接关联,此时就应以该桥梁建造合同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与该桥梁建设相关的所有成本。
- 以合同分立为成本核算对象 如果一项建造合同包括多项资产,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每项资产均有独立的建造计划;建造承包商与客户就每项资产单独进行谈判,双方能够接受或拒绝与每项资产有关的合同条款;每项资产的收入和成本可以单独辨认。那么,应将该合同进行分立,以每项资产作为成本核算对象。例如,某建筑企业与客户签订了一份建造综合商业楼的合同,该商业楼包括写字楼、商场和酒店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独立的设计、预算和施工计划,且客户可以单独对每个部分进行验收和付款,这种情况下,就应将该合同分立,分别以写字楼、商场和酒店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 以合同合并为成本核算对象 如果为建造一项或数项资产而签订一组合同,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该组合同按一揽子交易签订;该组合同密切相关,每项合同实际上已构成一项综合利润率工程的组成部分;该组合同同时或依次履行。那么,应将该组合同进行合并,以该组合同整体作为成本核算对象。例如,某建筑企业与同一客户签订了一系列住宅小区建设合同,这些合同是按照统一的规划和设计进行的,施工过程中共享一些资源和设施,且合同履行时间相近,此时就应将这些合同合并,以整个住宅小区建设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四、建筑业成本核算的项目
- 人工费 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包括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生产工人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等。在成本核算时,应根据施工班组的考勤记录、工程量完成情况等资料,将人工费准确地分配到各个工程项目中。
例如,某建筑企业在某一时期内,A 工程项目施工班组有 20 名工人,工作时间共计 400 工时,B 工程项目施工班组有 30 名工人,工作时间共计 600 工时。该企业这一时期内发生的人工费总计为 50000 元。按照工时比例分配人工费:
工程项目 | 工时 | 分配比例 | 应分配人工费 |
---|---|---|---|
A 工程 | 400 | 40%(400÷(400 + 600)) | 20000 元(50000×40%) |
B 工程 | 600 | 60%(600÷(400 + 600)) | 30000 元(50000×60%) |
- 材料费 材料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费用,以及周转材料的摊销及租赁费用。对于材料费的核算,首先要准确计量材料的收发存情况,建立完善的材料采购、领用、盘点制度。在材料发出时,应根据材料的用途和受益对象,将其成本分配到相应的工程项目中。
例如,某建筑企业为 A 工程项目采购一批钢材,价值 100000 元,同时为 B 工程项目采购一批木材,价值 80000 元。另外,该企业还租赁了一批脚手架用于两个项目施工,本月脚手架租赁费用共计 10000 元,按照两个项目的工程量比例分配,A 项目工程量占比 40%,B 项目工程量占比 60%。则 A 项目应分配的材料费为:100000 + 10000×40% = 104000 元;B 项目应分配的材料费为:80000 + 10000×60% = 86000 元。 3. 机械使用费 机械使用费是指施工机械作业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以及机械安拆费和场外运费。包括折旧费、大修理费、经常修理费、安拆费及场外运费、人工费、燃料动力费、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等。对于自有施工机械,应根据机械台班记录和规定的台班单价,计算机械使用费,并分配到各工程项目中;对于租赁的施工机械,应根据租赁合同和实际使用台班数,计算租赁费用并进行分配。
例如,某建筑企业自有一台挖掘机,本月为 A 工程项目使用 20 台班,为 B 工程项目使用 30 台班,该挖掘机台班单价为 1000 元。则 A 项目应分配的机械使用费为:20×1000 = 20000 元;B 项目应分配的机械使用费为:30×1000 = 30000 元。 4. 其他直接费 其他直接费是指除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以外的直接与工程施工有关的费用,包括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二次搬运费、临时设施摊销费、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费、工程点交费、场地清理费等。这些费用应根据实际发生情况,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到各个工程项目中。
例如,某建筑企业为 A 工程项目发生材料二次搬运费 5000 元,临时设施摊销费 3000 元;为 B 工程项目发生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 4000 元,检验试验费 2000 元。假设按照工程项目的直接成本比例分配其他直接费,A 工程项目直接成本为 200000 元,B 工程项目直接成本为 300000 元。则 A 项目应分配的其他直接费为:(5000 + 3000)×(200000÷(200000 + 300000)) = 3200 元;B 项目应分配的其他直接费为:(4000 + 2000)×(300000÷(200000 + 300000)) = 3600 元。 5. 间接费用 间接费用是指施工单位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奖金、职工福利费、行政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费及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财产保险费、工程保修费、排污费等。间接费用应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各工程项目成本。常用的分配方法有直接费比例法、人工费比例法等。
例如,某建筑企业某一时期内发生的间接费用共计 50000 元,A 工程项目直接费为 150000 元,B 工程项目直接费为 250000 元。采用直接费比例法分配间接费用:
工程项目 | 直接费 | 分配比例 | 应分配间接费用 |
---|---|---|---|
A 工程 | 150000 | 37.5%(150000÷(150000 + 250000)) | 18750 元(50000×37.5%) |
B 工程 | 250000 | 62.5%(250000÷(150000 + 250000)) | 31250 元(50000×62.5%) |
五、建筑业成本核算的流程
-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合同条款,按照前面所述的方法确定成本核算对象。这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只有明确了成本核算对象,才能准确地归集和分配成本。
- 设置成本核算账户 为了进行成本核算,需要设置“工程施工”、“机械作业”、“辅助生产”、“间接费用”等账户。“工程施工”账户用于核算企业进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账户应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明细账,并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机械作业”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及其内部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机械站和运输队使用自有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进行机械作业(包括机械化施工和运输作业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辅助生产”账户用于核算企业非独立核算的辅助生产部门为工程施工、产品生产、机械作业、专项工程等生产材料和提供劳务(如设备维修、构件的现场制作、铁木件加工、固定资产清理、供应水、电、汽、施工机械的安装、拆卸和辅助设备的搭建工程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间接费用”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所属各施工单位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 归集和分配成本费用 (1)人工费的归集和分配 每月末,根据施工班组的考勤记录和工资结算单,编制“人工费分配表”,将人工费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个工程项目中。借记“工程施工 - 某工程项目 - 人工费”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2)材料费的归集和分配 材料采购时,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材料领用时,根据“材料领用单”,按照材料的用途和受益对象,编制“材料费分配表”,将材料费分配到各个工程项目中。借记“工程施工 - 某工程项目 - 材料费”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对于周转材料,应按照规定的摊销方法进行摊销,借记“工程施工 - 某工程项目 - 材料费(周转材料摊销)”科目,贷记“周转材料 - 摊销”科目。 (3)机械使用费的归集和分配 对于自有施工机械,根据机械台班记录和规定的台班单价,计算机械使用费,编制“机械使用费分配表”,将机械使用费分配到各个工程项目中。借记“工程施工 - 某工程项目 - 机械使用费”科目,贷记“机械作业”科目。对于租赁的施工机械,根据租赁合同和实际使用台班数,计算租赁费用,借记“工程施工 - 某工程项目 - 机械使用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4)其他直接费的归集和分配 其他直接费发生时,根据相关的费用凭证,能够直接确定受益对象的,直接计入该工程项目成本;不能直接确定受益对象的,应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借记“工程施工 - 某工程项目 - 其他直接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 (5)间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间接费用发生时,借记“间接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等科目。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将间接费用分配到各个工程项目中。借记“工程施工 - 某工程项目 - 间接费用”科目,贷记“间接费用”科目。
- 计算工程成本 期末,将“工程施工”账户中归集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汇总,计算出各个工程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如果工程项目尚未完工,“工程施工”账户的余额表示未完工程成本;如果工程项目已经完工,应将“工程施工”账户的余额与“工程结算”账户的余额进行对冲,借记“工程结算”科目,贷记“工程施工 - 某工程项目(合同成本、合同毛利)”科目。
六、建筑业成本核算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成本核算对象划分不合理 问题表现:部分建筑企业在成本核算对象划分上过于粗略或不合理,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无法真实反映各个工程项目的成本状况。例如,将多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项目合并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或者将一个工程项目划分得过细,增加了成本核算的工作量和难度。 解决措施:建筑企业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合同条款以及管理要求,合理划分成本核算对象。在划分时,要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独立性、关联性以及成本核算的可操作性,确保成本核算对象能够准确反映工程项目的成本构成和盈利情况。
- 成本费用归集不准确 问题表现:在成本费用归集过程中,存在费用归属不清、重复归集或漏归集等问题。例如,将应计入 A 工程项目的费用计入了 B 工程项目,或者将一些不属于工程项目成本的费用也计入了成本,导致成本核算数据失真。 解决措施:加强成本费用的审核和控制,建立完善的费用报销制度和审批流程。在费用发生时,要严格审核费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确保费用准确无误地归集到相应的工程项目中。同时,要定期对成本费用进行清查和核对,及时发现并纠正归集错误。
- 成本分配方法不科学 问题表现:部分建筑企业在成本分配时,采用的方法过于简单或不合理,不能准确反映各个工程项目对成本的实际消耗情况。例如,在分配间接费用时,只采用一种分配方法,不考虑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导致成本分配结果不合理。 解决措施:建筑企业应根据成本费用的性质和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成本分配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成本费用,可以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如直接费比例法、人工费比例法、工程量比例法等。同时,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成本分配方法,以确保成本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 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脱节 问题表现:一些建筑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没有充分结合预算管理,导致成本核算无法为成本控制和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例如,预算编制不准确,成本核算与预算之间缺乏对比分析,无法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解决措施:加强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在预算编制阶段,要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市场行情,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成本核算过程中,要定期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深入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控制。通过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的紧密结合,实现对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七、结论
成本核算是建筑业会计工作的关键环节,对于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准确划分成本核算对象、合理设置成本核算账户、科学归集和分配成本费用,以及及时解决成本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建筑企业能够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利润核算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建筑业会计人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技术,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