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舟云财务软件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财务降本增效 >

应聘财务岗,掌握降本增效技巧!

2025-04-07 07:35

一、引言

对于准备应聘财务岗位的人员来说,掌握财务降本增效技巧不仅能在求职过程中展现自身优势,更是未来在财务工作中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能力。财务降本增效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涉及成本的精准把控、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流程的优化升级等多个方面。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些实用的降本增效技巧。

二、成本控制技巧

  1. 直接成本控制
    • 采购成本:在企业运营中,原材料或商品的采购成本往往占据较大比重。财务人员需协助采购部门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例如,通过对多家供应商的价格、质量、交货期等因素进行综合打分(如下表所示)。
      供应商 价格(分) 质量(分) 交货期(分) 总分 排名
      供应商 A 80 90 85 255 2
      供应商 B 90 85 80 255 2
      供应商 C 70 95 90 255 2

通过这种量化分析,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同时,与供应商协商更有利的付款条件,如延长付款期限,在不影响企业信誉的前提下,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降低采购成本。 - 生产成本:对于生产型企业,生产成本控制至关重要。财务人员要参与制定标准成本,分析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以某制造企业生产产品 X 为例,标准成本中原材料成本为 100 元/件,人工成本为 50 元/件,制造费用为 30 元/件,标准成本共计 180 元/件。而实际生产中,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实际原材料成本达到 110 元/件,人工成本因效率问题上升至 55 元/件,制造费用因设备故障增加到 35 元/件,实际成本为 200 元/件。财务人员需与生产部门共同分析差异原因,如寻找更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以应对价格波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人工效率,加强设备维护减少故障导致的费用增加等,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1. 间接成本控制
    •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涵盖了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财务人员可以从办公费用、差旅费等方面入手。例如,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纸张、墨盒等办公用品的消耗。对于差旅费,制定合理的报销标准,严格审核出差行程和费用,避免不必要的开支。以某企业为例,通过实施无纸化办公,每年可节约办公费用约 5 万元;规范差旅费报销后,每年差旅费支出降低了 10%。
    • 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财务人员要协助销售部门优化销售渠道,评估不同渠道的投入产出比。比如,企业同时采用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门店两种销售渠道,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线上电商平台投入 50 万元,带来销售额 500 万元;线下实体门店投入 80 万元,带来销售额 600 万元。从投入产出比来看,线上电商平台为 1:10,线下实体门店为 1:7.5。财务人员可建议适当增加线上渠道投入,同时优化线下门店布局,提高销售费用的使用效率。

三、预算管理技巧

  1. 零基预算 传统的增量预算往往基于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比例的增减。而零基预算则不受以往预算安排情况的影响,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编制预算。以企业的营销活动预算为例,在增量预算模式下,可能基于上一年营销费用 100 万元,考虑市场拓展因素,增加 10%编制本年度预算为 110 万元。但采用零基预算时,财务人员要与营销部门重新评估各项营销活动的必要性和预期效果。例如,某项广告投放活动上一年花费 20 万元,但通过市场调研发现,该活动带来的销售增长并不显著,本年度可取消该活动;而针对新的市场趋势,计划开展一场线上直播营销活动,预计费用 30 万元。通过零基预算,企业可以避免因循守旧,合理分配资源,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滚动预算 滚动预算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断地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期间。例如,企业采用季度滚动预算,在第一季度末,根据第一季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市场变化,对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的预算进行调整,并增加下一年第一季度的预算。这样可以使预算更好地适应市场动态变化,提高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假设企业在第一季度末发现,由于竞争对手推出新产品,导致本企业产品销量未达预期,原计划第二季度销售额 500 万元可能只能完成 400 万元。通过滚动预算,企业可及时调整第二季度的营销费用、生产计划等,将营销费用从原计划的 50 万元调整为 60 万元,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同时适当减少生产数量,避免库存积压。

四、流程优化技巧

  1. 财务审批流程 繁琐的财务审批流程不仅耗费时间和人力,还可能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财务人员应评估现有审批流程,简化不必要的环节。例如,对于小额费用报销,可设定一定的审批权限,由部门负责人直接审批,无需层层上报。以某企业为例,原费用报销流程需经过员工提交申请、部门主管审核、财务初审、财务经理审批、总经理审批等五个环节,平均审批时间为 7 个工作日。优化后,对于 5000 元以下的费用报销,取消财务经理和总经理审批环节,由部门主管和财务初审后即可报销,审批时间缩短至 3 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因流程繁琐导致的人力成本。

  2. 发票处理流程 发票处理是财务工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发票处理方式可能存在手工录入信息易出错、发票传递不及时等问题。财务人员可引入发票管理软件,实现发票的电子化管理。发票通过扫描或拍照上传至系统,系统自动识别发票信息并进行验证,与财务核算系统对接,自动生成记账凭证。这样不仅减少了人工录入错误,提高了数据准确性,还加快了发票处理速度。例如,某企业在引入发票管理软件前,每月发票处理需要 5 名财务人员花费 5 个工作日,且每月因发票信息错误导致的账务调整约 10 笔;引入软件后,仅需 2 名财务人员花费 2 个工作日,发票信息错误导致的账务调整减少至每月 2 笔以内。

五、资源配置技巧

  1. 人力资源配置 在财务部门,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财务人员应根据业务量和工作性质,合理分配岗位人员。例如,对于日常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重复性工作,可以安排经验丰富的初级财务人员负责;而对于财务分析、预算管理等需要较高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工作,由资深财务人员承担。同时,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实现一人多岗,灵活调配人力资源。以某企业财务部门为例,原有 10 名财务人员,分工较细,部分岗位业务量不饱和,而部分岗位工作压力较大。通过重新评估业务量和人员能力,进行岗位调整和人员培训后,实现了 8 名财务人员高效完成原有工作,每年节约人力成本约 20 万元。

  2. 资金资源配置 企业的资金资源有限,如何合理配置至关重要。财务人员要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确定资金的投向。例如,对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企业,应将更多资金投向研发和市场拓展领域,以支持企业的增长;而对于成熟企业,则可适当增加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要合理安排资金的期限结构,优化融资成本。例如,企业有长期投资项目,可选择期限较长的贷款,避免短期贷款频繁周转带来的利率风险和手续成本。假设企业计划投资一个 5 年期的项目,预计总投资 5000 万元。如果选择短期贷款,利率为 5%,每年需重新办理贷款手续,且可能面临利率波动风险;若选择 5 年期长期贷款,利率为 4.5%,虽然利率稍低,但资金使用更稳定,且无需频繁办理手续,降低了融资成本和管理成本。

六、结语

掌握财务降本增效技巧对于应聘财务岗位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成本控制、预算管理,还是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每一个方面都蕴含着提升企业财务效益的潜力。希望各位应聘者能够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技巧,在应聘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未来的财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部分文章内容由AI生成——
微信扫码登录 去使用财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