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舟云财务软件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财务审计 >

财务审计要点,助你把控企业财务健康

2025-04-03 16:55

一、引言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确保财务健康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财务审计则是守护企业财务健康的重要防线。有效的财务审计能够精准识别企业财务状况中的潜在问题,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准确信息,助力其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本文将深入探讨财务审计要点,帮助财务人员更好地把控企业财务健康。

二、财务报表审计要点

  1. 资产负债表审计

    • 货币资金审计
      • 审查货币资金余额的真实性。通过获取银行对账单并与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逐笔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检查未达账项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例如,若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差异较大,需仔细排查未达账项是否存在长期未处理情况,是否存在挪用资金等异常。
      • 关注库存现金盘点。定期对企业库存现金进行突击盘点,确保账实相符。若发现账实不符,要及时查明原因,可能存在现金被盗、白条抵库等问题。
    • 应收账款审计
      • 核实应收账款的存在性。通过函证方式向债务人发函确认应收账款余额。例如,对于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函证尤为重要,若回函不符,需进一步核实原因,可能存在虚构应收账款以虚增收入的情况。
      • 评估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分析应收账款账龄结构,结合客户信用状况,计提适当的坏账准备。对于逾期时间较长且客户经营状况不佳的应收账款,应加大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 存货审计
      • 审查存货的存在性与完整性。进行实地盘点,确保账实相符。对于在途物资、委托加工物资等特殊存货,要核实其真实性与所有权归属。例如,若企业存货盘点结果与账面记录差异较大,需查明是否存在存货丢失、毁损未及时入账,或者存在未入账的存货采购等情况。
      • 关注存货计价的准确性。检查存货成本核算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准则,是否存在随意变更计价方法以调节利润的情况。例如,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存货成本,应确保其一贯性,不得随意在不同会计期间变更为加权平均法等其他方法。
  2. 利润表审计

    • 营业收入审计
      • 确认营业收入的真实性。检查销售合同、发票、发货记录等相关凭证,核实收入确认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条件。例如,对于采用赊销方式销售的业务,需确认货物已发出且风险与报酬已转移给购货方,才能确认收入。
      • 审查营业收入的完整性。通过分析性复核,对比不同期间的收入数据,关注收入波动是否异常。例如,若企业某一时期收入大幅增长,需进一步审查增长原因,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等情况。同时,关注是否存在隐匿收入的情况,如将应计入营业收入的款项计入其他应付款等往来科目。
    • 营业成本审计
      • 审查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配比性。检查成本核算方法是否合理,成本结转是否与收入确认相匹配。例如,对于生产企业,要确保产品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准确,已销售产品的成本及时结转。若发现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不匹配,如成本过高或过低,需查明原因,可能存在成本核算错误或故意调节成本以影响利润的情况。
      • 核实营业成本的真实性。审查成本计算单、原材料领用记录等相关凭证,确保成本数据真实可靠。对于采购成本,要关注采购价格的合理性,是否存在关联方交易导致采购成本虚高的情况。

三、内部控制审计要点

  1. 内部控制环境审查

    • 治理结构审查
      • 审查企业治理结构是否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构是否有效运作。例如,检查董事会是否定期召开会议,是否对重大财务决策进行充分讨论与审批。若治理结构不完善,可能导致决策缺乏科学性,增加企业财务风险。
      • 评估管理层的诚信与能力。通过调查管理层的履职经历、业绩表现等方面,判断其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管理层若缺乏诚信,可能会为了个人利益操纵财务报表,损害企业和股东利益。
    • 企业文化审查
      • 了解企业是否倡导诚信、守法的企业文化。例如,观察企业内部是否有相关的文化宣传活动,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与认同程度。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营造健康的财务环境,促使员工自觉遵守财务制度。
  2. 风险评估审查

    • 识别企业面临的风险
      • 分析企业所处行业环境,识别市场风险、竞争风险等外部风险。例如,对于科技行业企业,技术更新换代快,面临较大的技术风险,若企业未能及时跟进技术创新,可能导致产品失去竞争力,影响财务状况。
      • 评估企业内部风险,如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对于存在大量应收账款的企业,要关注其信用风险,若客户信用状况恶化,可能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增加坏账损失,影响企业现金流与利润。
    • 审查企业风险应对措施
      • 检查企业是否针对识别出的风险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例如,对于市场风险,企业是否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降低风险;对于信用风险,是否建立了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3. 控制活动审查

    •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审查
      • 检查企业是否将不相容职务进行有效分离,如授权审批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等职务应相互分离。例如,若出纳人员同时负责登记应收账款明细账,可能会导致舞弊行为发生,如挪用应收账款资金等。
    • 授权审批控制审查
      • 审查企业各项业务是否经过适当的授权审批。对于重大财务支出,是否按照规定的审批流程进行,审批权限是否明确。例如,企业对外投资决策,应经过董事会或股东会的授权审批,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四、资产审查要点

  1. 固定资产审查

    • 固定资产存在性审查
      • 进行实地盘点,核实固定资产的数量与状态。对于大型固定资产,如厂房、机器设备等,要重点检查其使用状况是否良好,是否存在闲置、毁损等情况。例如,若发现某台机器设备长期闲置,需查明原因,是否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导致产能过剩,或者设备本身存在技术落后等问题。
    • 固定资产计价审查
      • 检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是否准确,是否按照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确定。例如,对于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要审查其在建工程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将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支出准确核算。
    • 固定资产折旧审查
      • 核实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是否符合会计准则与企业实际情况。检查折旧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折旧年限的确定是否恰当。例如,企业选择加速折旧法,应符合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与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且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同时,要检查折旧计算是否准确,是否按照规定的折旧方法与折旧年限计提折旧。
  2. 无形资产审查

    • 无形资产存在性与所有权审查
      • 审查无形资产的相关证明文件,如专利证书、商标注册证等,核实无形资产的存在性与所有权归属。例如,对于外购的无形资产,要检查购买合同、付款凭证等资料,确保企业拥有合法的无形资产所有权。
    • 无形资产计价与摊销审查
      • 检查无形资产入账价值是否准确,对于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要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支出,只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才能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审查无形资产摊销政策是否合理,摊销年限的确定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例如,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按照合理的方法在使用寿命内进行摊销,摊销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五、负债核查要点

  1. 短期借款核查

    • 借款真实性核查
      • 审查借款合同、银行进账单等相关凭证,核实短期借款的真实性与金额准确性。例如,检查借款合同条款,确认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等内容是否与企业账务记录一致。
    • 利息计算与支付核查
      • 复核短期借款利息计算是否准确,是否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与借款期限计提利息。检查利息支付记录,确保利息按时足额支付。若发现利息计算错误或未按时支付利息,可能影响企业信用,增加融资成本。
  2. 应付账款核查

    • 应付账款存在性与完整性核查
      • 通过函证方式向供应商发函确认应付账款余额,核实其存在性。同时,审查采购合同、验收单、发票等相关凭证,确保应付账款记录的完整性。例如,若存在未入账的应付账款,可能导致企业负债低估,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 账龄分析与清理核查
      • 对应付账款进行账龄分析,关注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对于账龄较长的应付账款,要查明原因,是否存在争议款项、无法支付的情况等。对于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按照规定进行账务处理,转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六、合规性审查要点

  1. 财务法规合规审查
    • 审查企业财务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财务法规,如《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等。例如,检查企业会计核算是否遵循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是否按照规定进行财务报表编制与披露。若企业违反财务法规,可能面临罚款、责令整改等处罚,损害企业声誉与形象。
  2. 税务合规审查
    • 核查企业税务申报与缴纳是否合规,是否按照税法规定准确计算应纳税额,及时申报与缴纳各项税款。例如,检查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的申报情况,是否存在少计收入、多列成本等偷逃税款行为。虽然本文禁止出现税务筹划相关话题,但税务合规是企业财务健康的重要保障,必须严格审查。

七、结论

财务审计对于把控企业财务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对财务报表、内部控制、资产、负债及合规性等方面的全面审查,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状况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改进建议,促进企业规范财务管理,提升财务信息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财务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熟练掌握财务审计要点,切实履行审计职责,为企业财务健康保驾护航。

——部分文章内容由AI生成——
微信扫码登录 去使用财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