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trong>
要按照实际销售的货物或提供的应税劳务、服务如实填写,且应使用规范的名称。税务总局制定了《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编码表》,企业应根据此表选择对应的编码开具发票。例如,企业销售的是“计算机设备”,就不能开具为“电子产品”,避免因名称不规范导致发票被认定为不合规发票。
(二)发票开具的特殊规定
- 差额征税发票开具 在一些特定业务场景下,如旅游服务、劳务派遣服务等,适用差额征税政策。以旅游服务为例,试点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可以选择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签证费、门票费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用后的余额为销售额。在开具发票时,需通过新系统中差额征税开票功能,录入含税销售额(或含税评估额)和扣除额,系统自动计算税额和不含税金额,备注栏自动打印“差额确无误填写。任何一项信息的错误都可能导致发票无法正常认证抵扣,给购买方带来税务损失。例如,若购买方纳税人识别号填写错误,销售方主管税务机关在对发票进行稽核比对时,就会发现该发票属于异常发票。而对于增值税普通发票,购买方为企业的,也应填写其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这有助于购买方企业准确进行成本核算与税务申报。
- 销售方信息 销售方同样要准确填写自身的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地址、电话、开户行及账号等信息。这不仅是发票合规性的要求,也是方便购买方在需要时能准确联系到销售方,处理发票相关问题。比如,当购买方发现发票内容有误,需要销售方重新开具发票时,准确的销售方信息能确保沟通顺畅。
- 货物或应税劳务、服务名称
要按照实际销售的货物或提供的应税劳务、服务如实填写,且应使用规范的名称。税务总局
财务软件登录 - 发票管理,这些要点别错过! - 易舟云<注明建筑服务发生地县(市、区)名称及项目名称。若未按规定备注,建筑企业取得的发票将无法作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同时也不能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凭证。例如,某建筑企业在A市B区承接了一项道路修建工程,在开具发票时,备注栏应清晰注明“A市B区道路修建工程”。
三、发票取得要点
(一)审核发票真实性
- 发票版式审核 不同时期发票的版式会有所变化,财务人员要熟悉现行发票版式。例如,增值税普通发票(折叠票)的基本联次为两联,即记账联和发票联;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版式文件格式为OFD格式。通过观察发票的纸张、颜色、水印等特征,初步判断发票的真伪。真发票使用的是特殊防伪纸张,在光线下可以看到清晰的水印图案。
- 发票信息一致性审核 取得的发票内容应与实际业务相符,包括购买的货物或服务名称、数量、金额等。比如企业采购办公用品,发票上开具的货物名称应具体到所采购的笔、本子等办公用品的明细,数量和金额也要与实际采购情况一致。同时,发票上的销售方信息应与合同签订方、收款方信息一致。若销售方为A公司,但收款方却是B公司,这就存在发票取得异常的嫌疑,可能涉及虚开发票风险。
(二)取得发票的时间要求
- 费用报销及时性 企业发生的费用应及时取得发票并报销。一般来说,当年发生的费用应在当年报销入账,以保证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于跨年发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入账,但会存在税务风险。例如,企业在2023年12月发生了一笔差旅费,相关人员应在2023年内取得发票并报销。若因特殊原因在2024年才取得发票,虽然可以入账,但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可能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 采购业务发票取得时间 在采购货物或接受服务时,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取得发票。对于分期付款的采购业务,销售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时间分期开具发票。例如,企业签订了一份设备采购合同,约定分三期付款,销售方应在每一期收款时分别开具发票,而道路修建工程,在开具发票时,备注栏应清晰注明“A市B区道路修建工程”。
三、发票取得要点
(一)审核发票真实性
- 发票版式审核 不同时期发票的版式会有所变化,财务人员要熟悉现行发票版式。例如,增值税普通发票(折叠票)的基本联次为两联,即记账联和发票联;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版式文件格式为OFD格式。通过观察发票的纸张、颜色、水印等特征,初步判断发票的真伪。真发票使用的是特殊防伪纸张,在光线下可以看到清晰的水印图案。
- 发票信息一致性审核 取得的发票内容应与实际业务相符,包括购买的货物或服务名称、数量、金额等。比如企业采购办公用品,发票上开具的货物名称应具体到所采购的笔、本子等办公用品的明细,数量和金额也要与实际采购情况一致。同时,发票上的销售方信息应与合同签订方、收款方信息一致。若销售方为A公司,但收款方却是B公司,这就存在发票取得异常的嫌疑,可能涉及虚开发票风险。
(二)取得发票的时间要求
- 费用报销及时性 企业发生的费用应及时取得发票并报销。一般来说,当年发生的费用应在当年报销入账,以保证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于跨年发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入账,但会存在税务风险。例如,企业在2023年12月发生了一笔差旅费,相关人员应在2023年内取得发票并报销。若因特殊原因在2024年才取得发票,虽然可以入账,但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可能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webHome/css/aos.css"> ——部分文章内容由AI生成——